【焦點時報/記者黃秀卿報導】2022跨年露營想去哪?2021即將結束,工作忙碌還沒有想到要去哪裡跨年嗎?除了到臺北101看煙火秀、到各市府舉辦的跨年場就沒新的地方,與心愛的人沈浸在幸福感嗎?難道沒有其他選擇了嗎?「森渼原」為你規劃了全台最新最夯跨年選擇~跨年露營音樂會「夢遊森之光 Come Alive」!不僅可以一次看到2021最後一抹夕陽及2022年第一道曙光,還能在擁有15公頃的大草原及環360度視野遼闊的高地上欣賞獨樹一格的跨年音樂會!

【焦點時報/記者黃秀卿報導】2022跨年露營想去哪?2021即將結束,工作忙碌還沒有想到要去哪裡跨年嗎?除了到臺北101看煙火秀、到各市府舉辦的跨年場就沒新的地方,與心愛的人沈浸在幸福感嗎?難道沒有其他選擇了嗎?「森渼原」為你規劃了全台最新最夯跨年選擇~跨年露營音樂會「夢遊森之光 Come Alive」!不僅可以一次看到2021最後一抹夕陽及2022年第一道曙光,還能在擁有15公頃的大草原及環360度視野遼闊的高地上欣賞獨樹一格的跨年音樂會!

【大成報記者蕭宇廷/臺中報導】台中市實施公車優惠政策已10年,發展至今每年公車搭乘人次已超過1億以上;市府並持續傾聽民意,經過多個局處共同投入人力與資源合作下,今年1月1日順利實施雙十公車「市民限定」優惠新制。市長盧秀燕16日在市政會議表示,目前完成綁卡及註記已突破141萬人次,感謝市民朋友的肯定及認同,也謝謝局處同仁的努力,除了幫助整體大眾運輸均衡發展,也讓市府資源更有效運用。

今天清晨雲雨普潤,正如慈大8位無語良師在這四天(11/8日~11日)的模擬課程裡以身示教,讓全台36家醫院235位醫師在他們身上學習手術。慈大今天舉辦送靈感恩追思典禮,包括靜思精舍師父、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以及台灣脊椎、整形、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醫師和無語良家屬親友們,大家送八位無語良師最後一程,八位老師為王陳蓮花、德慈法師、徐美華、張沈秀珠、陳輝煌、董敦穆、張文國、梁世昌,其中德慈師父為證嚴法師座下第一大弟子,跟隨上人58年,許多慈濟法親也來為慈師父送行。
北市15位優秀身心障礙勞工 閃耀「曙」於自己的可能

今天清晨雲雨普潤,正如慈大8位無語良師在這四天(11/8日~11日)的模擬課程裡以身示教,讓全台36家醫院235位醫師在他們身上學習手術。慈大今天舉辦送靈感恩追思典禮,包括靜思精舍師父、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以及台灣脊椎、整形、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醫師和無語良家屬親友們,大家送八位無語良師最後一程,八位老師為王陳蓮花、德慈法師、徐美華、張沈秀珠、陳輝煌、董敦穆、張文國、梁世昌,其中德慈師父為證嚴法師座下第一大弟子,跟隨上人58年,許多慈濟法親也來為慈師父送行。

左營圖書館與旅行箱劇團攜手合作帶來《我親愛的奶奶》,將表演藝術推向社區民眾,本週11月13(六)下午14:30與16:30一共帶來兩個場次的演出,趁著二級警戒逐步解封中,帶著大小朋友一同來欣賞視覺與互動的表演吧!
嘉藥大手牽小手 齊心推廣西拉雅
大葉大學代理校長顏鴻森 獲頒教育部捐資教育事業金質獎章
為了感念客家先民在六堆開疆拓土、保衛家園,客委會原訂於6月19日舉行六堆300年紀念大會,受國內疫情升溫影響被迫延期,現在國內疫情降溫,六堆300年紀念大會,也將改到11月20日在六堆紀念公園盛大舉行,9日客委會舉行預告記者會,除了推出紀念歌曲,也邀請多位名人一起到場祝賀。 背著吉他自彈自唱,用柔美的歌聲,唱出先民在六堆的辛勤開墾。 來自六堆美濃的歌手黃瑋傑,特別為六堆300年所創作的歌曲南方繼行,不只可以聽到傳統樂器與古典樂器互相搭配,也帶入原住民、福佬、客家三種不同族群的歌謠,而這次更邀請上百位名人一同獻聲合唱。 「世代勇敢行,再傳三百年。」 客委會主委 楊長鎮:「六堆人那種相互的合作團結的精神,我想這是六堆客家人,歷史文化當中非常重要的無形國寶,六堆的認同,那種熱心還在,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,所以我們今年來舉辦,六堆300週年的紀念活動。」 為了感念300年前的農曆五月初十,六堆先民豎旗保衛家園,六堆300年紀念大會,原訂於6月19日舉行,卻受疫情影響而延期,好不容易國內疫情趨緩,9日客委會特別舉辦記者會,預告六堆300紀念大會,將在11月20日在六堆紀念公園盛大舉行,剛榮獲第9屆客家貢獻獎,終身貢獻獎的徐正光博士也為六堆300年紀念大會敲出第一響。 第九屆客家貢獻獎終身貢獻獎得主 徐正光:「未來300年,我希望六堆繼續打拚,創造一個大家生活很好、有尊嚴的社會。」 演員 溫昇豪:「我想我自己雖然客家話沒有講得很正確,但是我對於客家文化,一直保持著這個非常尊重,跟我祖先的那個心情,我希望透過我這個年輕人可以繼續延續下去。」 除了多位客家大老,現場可說是眾星雲集,在即將上映的時代劇茶金中,飾演失意戰俘kk的溫昇豪,以及曾二度摘下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的羅文裕,以及多位企業家等,都一同到場慶祝六堆300年,希望六堆300年可以繼續傳承再傳300年。

【焦點時報/記者蔡宗武報導】